玄参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以下是具体介绍:
1、生物碱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调节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可能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2、糖类
包括果糖、蔗糖、葡萄糖等,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能够为身体提供能量,支持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此外,多糖类成分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2。
3、氨基酸
玄参中含有苯丙氨酸、谷氨酰胺等多种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身体组织的修复、生长和维护起着关键作用。其中,苯丙氨酸和谷氨酰胺等还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
4、脂肪酸
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供能量、参与细胞膜的构成等,同时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有助于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5、维生素
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K 等,这些维生素在抗氧化、维持视力、促进凝血、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例如维生素 A 有助于保护视力,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维生素 E 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维生素 K 则与血液凝固有关。
6、植物甾醇
如 β- 谷甾醇、胡萝卜甙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够帮助调节血脂,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对心血管健康和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有益2。
7、有机酸类
含有肉桂酸、甲氧基苯甲酸、阿魏酸、对甲氧基肉桂酸、琥珀酸等,这些有机酸具有抗炎、抗菌等作用,还可以抑制肠道中的炎症,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帮助治疗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23。
8、环烯醚萜类
包含九碳骨架的环戊烷型、7,8 - 环戊烯型和 7,8 - 环氧环戊烷型以及变异环烯醚萜、八碳骨架、十碳骨架环烯醚萜苷以及裂环烯醚萜苷、双环烯醚萜苷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益处2。
9、苯丙素苷类
如斩龙剑苷 A、赛斯坦苷 F、安格洛苷 C、赛斯坦苷 D、毛蕊花糖苷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维护身体健康。
玄参作为一味常用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主要围绕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展开,同时现代研究也发现其在调节代谢、保护脏器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具体可从传统中医功效和现代药理作用两方面详细说明:
一、传统中医功效(核心作用)
基于其 “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 的性味归经,玄参的核心功效集中在清里热、滋阴液、散郁结,适用于多种热证、阴虚证及热毒壅滞证,具体包括:
1、清热凉血,清营解毒
玄参苦寒能泄热,咸可入血分,擅长清除营血中的热邪,是治疗 “温病热入营分” 的常用药。
可缓解温病后期热邪深入营血导致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口渴但不欲饮、舌红绛(舌头红且颜色深)、脉细数等症状;
若热邪进一步陷于心包,引发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谵语),也可搭配其他药材清心包热、醒神开窍;
对于温热病 “气血两燔”(热邪同时在气分和血分)导致的皮肤发斑、发疹(斑疹颜色鲜红或紫暗),也能通过凉血解毒减轻症状。
2、滋阴降火,生津润燥
玄参甘寒质润,既能清热,又能滋养阴液,尤其针对 “阴虚内热” 证,可平衡体内 “虚火”,补充耗损的津液:
热病后期(如感冒、发烧后)阴液被耗,出现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 “津伤” 症状时,可生津润燥;
阴虚导致的 “虚火上炎”,如潮热盗汗(定时发热、夜间出汗)、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咽喉隐痛(常见于慢性咽炎、肺阴虚证),可通过滋阴降火缓解;
对于阴虚型 “消渴”(类似现代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也可辅助改善因阴液不足导致的口渴、尿多等症状。
3、解毒散结
利咽消肿玄参苦咸能泄热解毒,且有 “软坚散结”(软化、消散肿块)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热毒壅滞引起的局部肿痛、结块:
热毒攻喉导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扁桃体肿大(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或 “白喉”(古代常见急性传染病,咽喉部有白色假膜),可解毒利咽、消肿止痛;
痰火郁结或热毒积聚导致的 “瘰疬”(颈部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结核)、“痰核”(皮下肿块,如脂肪瘤初期)、“痈肿疮毒”(皮肤红肿热痛的疮疡,如毛囊炎、疖肿),可通过解毒散结促进肿块或疮疡消退。
二、现代药理作用(基于成分研究)
结合前文提到的玄参含生物碱、多糖、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等成分,现代研究发现其在以下方面有一定作用(需注意:药理作用不等同于临床治疗,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1、调节糖代谢
玄参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如哈巴俄苷)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辅助降低血糖,对 2 型糖尿病(尤其是阴虚型)有一定辅助调节作用,但不能替代降糖药物。
2、保护心血管
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肌缺血(对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辅助保护作用);
其含有的苯丙素苷类、植物甾醇(如 β- 谷甾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调节血脂(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抗炎、抗菌
玄参中的多糖、有机酸、苯丙素苷类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体内炎症反应(如咽喉炎症、皮肤炎症);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辅助对抗感染。
4、抗氧化、免疫调节
其多糖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力;同时,环烯醚萜类、维生素 E 等成分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
5、保肝作用
玄参提取物可减轻化学物质(如酒精、药物)对肝脏的损伤,促进肝细胞修复,对慢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结合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的核心功效及 “性微寒” 的特性,其适宜人群主要围绕热证、阴虚证、热毒壅滞证展开,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有 “热入营血” 或 “血热” 表现的人群
玄参擅长清营血之热,适合因温热病(如流感、感染性疾病等)进展或血热内盛出现以下症状的人群:
温病后期热邪深入营血:表现为身热夜甚(白天发热轻,夜间发热重)、心烦失眠、口干但不想喝水、舌头红绛(颜色深红)、脉搏细数(跳得快但无力) ,或伴随神志轻微模糊;
血热导致的皮肤问题:如温热病引发的皮肤斑疹(颜色鲜红或紫暗)、皮下出血(如紫癜,排除凝血异常者) ,或因血热引起的牙龈出血、鼻出血(伴随口干、舌红)。
二、有 “阴虚内热” 或 “津伤” 表现的人群
玄参能滋阴润燥、清退虚火,适合因长期熬夜、热病后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咽炎、糖尿病等)导致阴液耗损、虚火内生的人群,常见症状包括:
阴虚潮热盗汗:定时发热(如午后或夜间发热)、夜间睡时出汗(醒后汗止)、手足心热、烦躁易怒;
津伤口干咽燥:咽喉隐痛(如慢性咽炎,吞咽时无明显肿痛但持续干燥)、口干舌燥(喝水后仍难缓解)、嘴唇干裂、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且粪便干结)、小便短少;
阴虚型消渴(类似糖尿病):伴随多饮、多尿、身体消瘦,且舌红少津、脉细数(需在医生指导下辅助调理,不可替代降糖治疗);
阴虚干咳:表现为咳嗽少痰、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少量血丝(排除肺结核等器质性疾病后,如慢性支气管炎恢复期)。
三、有 “热毒壅滞” 或 “痰火郁结” 表现的人群
玄参能解毒散结、利咽消肿,适合因热毒或痰火积聚导致局部肿痛、结块的人群:
咽喉热毒肿痛: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吞咽时加重)、声音嘶哑、扁桃体肿大,或伴随发热、口干;
痰火 / 热毒结块:如颈部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炎、淋巴结核初期,表现为颈部皮下肿块,按压有轻微疼痛或无疼痛)、皮肤痈肿疮毒(如毛囊炎、疖肿初期,局部红肿热痛) ,或 “痰核”(皮下小肿块,质地较软,如脂肪瘤初期,无明显恶变倾向者)。
需特别注意:适宜人群需 “辨证适用”
玄参性微寒,上述适宜人群均需以 “无明显脾胃虚寒、阳气不足” 为前提 —— 即使有上述症状,若同时伴随长期腹泻、吃生冷食物后腹痛、手脚冰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虚寒” 表现,也需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配伍温性药材平衡药性,避免加重寒性症状。
若需使用玄参调理身体,建议先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判断是否适用,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