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中药材 > 食材正文

秦艽的作用与功效

秦艽
性味归经: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作用: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的作用。
禁忌人群:久痛虚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适宜人群:风湿痹痛者、中风不遂者、湿热黄疸的患者

1秦艽的营养价值

生物碱类:主要有秦艽碱甲(龙胆碱)、秦艽碱乙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还能对豚鼠的组织胺性休克及大鼠的蛋清性过敏性休克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

苷类成分:如秦艽苷、龙胆苦甙等,龙胆苦甙对疟原虫有抑杀作用,并能促进胃液及盐酸的分泌,有助于消化。

挥发:秦艽中的挥发油赋予其特殊气味,且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炭疽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

其他成分:秦艽还含有钾、钙、镁、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此外,还包含褐煤酸、褐煤酸甲酯、栎瘿酸、α- 香树脂醇、β- 谷甾醇等成分,这些物质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2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1. 祛风湿、止痹痛 —— 治各类关节疼痛

秦艽性微寒、味辛甘,归胃、肝、胆经,既能祛散风寒湿邪,又能清解痹痛中的郁热,属于 “风药中之润剂”(药性温和不燥,适合长期痹痛者),是治疗 “痹证” 的核心药材之一,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

风湿痹痛:无论风寒、风热类型均适用,可缓解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肌肉酸痛,常与羌活、独活、防风等配伍(如经典方剂 “秦艽汤”);

湿热痹痛:针对关节红肿热痛(如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能清湿热、通经络,常与防己、薏苡仁、忍冬藤等清热利湿药同用;

中风半身不遂:可通利筋脉、祛风活血,用于中风后肢体麻木、活动不便,常配伍当归川芎、地龙等(如 “大秦艽汤”)。

2. 清湿热、退黄疸 —— 治湿热黄疸

秦艽能清利肝胆湿热,可用于治疗 “湿热黄疸”(类似现代病毒性肝炎、胆囊炎等引发的黄疸),表现为皮肤、眼睛发黄、口苦、尿黄、腹胀等,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清热利湿退黄药配伍。

3. 退虚热 —— 治阴虚发热

秦艽擅长清退 “虚热”(非外感发热,而是长期慢性病、产后或术后出现的低热),尤其针对 “骨蒸潮热”(自觉热从骨头里透发出来,夜间加重、盗汗、口干咽燥),是治疗 “阴虚发热” 的要药,经典方剂 “清骨散” 中即以秦艽为核心成分,配伍青蒿、地骨皮、知母等。

3秦艽的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秦艽性微寒,脾胃虚寒者(常腹泻、怕冷、食欲不振)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需在医师评估后使用;对秦艽成分过敏者禁用。

2、用药剂量:药典推荐成人每日用量 3-10g,过量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需严格遵医嘱。

3、避免滥用:秦艽是 “药材” 而非 “食材”,不可作为日常保健品长期服用,需根据具体病症辨证使用。

综上,秦艽的药用价值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共同验证的结果,核心用于风湿痹痛、湿热黄疸、阴虚发热三大类病症,临床需结合个体情况合理配伍使用。

秦艽相关

其他食材

推荐专题

实体药房 | 正品保障 | 就近配送 | 隐私包装
CopyRight © 药汇美 | 一切为了您的健康